爱游戏APP-已服软!质疑校服被拘后续:曝7天狱中遭遇,称“再也不敢了!”

“如果重来一次,我再也不会做这种事了。”

这不是某个罪犯的忏悔,而是一个父亲在被拘留七天、妻子离婚、工作被辞、确诊抑郁症后的泣血自白。

他叫邓先生,34岁,甘肃庆阳人,两年前因质疑儿子校服质量,被以“寻衅滋事”行政拘留七天。

他只是拍了几条视频,问了一句:“这校服,是不是有问题?”结果,问题没查清,他先进了局子。

7 天出来后,老婆跑了,工作没了,好好的家散了。可更讽刺的是,后来检测报告白纸黑字写着:那校服确实有 6 项问题,连面料都和标签上写的不一样。

一年后,他赢了官司,庆阳市中院二审认定:警方程序违法,赔偿3237.08元。

可谁能告诉他,破碎的家、吃的安眠药、夜里哭醒的次数,该找谁赔?



2023 年 12 月的庆阳,气温已经跌到零下。邓先生给上小学的儿子穿校服时,总觉得不对劲。

"爸,脖子痒。" 儿子挠着领口,皮肤都红了一片。邓先生把校服拽过来一看,标签上写着 "棉 65%、聚酯纤维 35%",可摸着手感硬邦邦的,更像麻袋布。他用打火机烧了点线头,黑烟滚滚还结块,根本不是好棉料该有的样子。

"这衣服 180 块一套,就这质量?" 邓先生越想越气。他在镇上的化肥厂上班,一个月才挣 4000 多,两套校服钱够买 50 斤大米了。更让他担心的是,儿子说班里好几个同学都喊痒,还有人起了小红疹子。

他拿着校服去宁县市场监管局,工作人员说 "得送检"。等了半个月,报告出来了,结论是 "合格"。可邓先生看着报告上的检测项,发现根本没查甲醛和 PH 值 —— 这两项恰恰是对孩子皮肤影响最大的。

"你们是不是漏检了?" 他追问工作人员,对方含糊其辞:"反正合格,你别瞎琢磨了。"



12 月 1 号那天,邓先生揣着手机在学校门口拍了条视频。镜头里,他举着儿子的校服,声音有点抖:"大家看看,这就是咱们宁县小学的校服,标签写的棉料,实际扎得孩子脖子通红......" 他没说脏话,也没点名道姓,就是想让更多家长看看。

视频发出去,第二天就有了 3 万多播放量。有家长在评论区说 "我家娃也喊痒",还有人问 "在哪买的,我也去查查"。邓先生看着这些评论,觉得自己做了件对的事。

他不知道,这条 1 分 20 秒的视频,已经被宁县热春服装厂的老板看到了。这家给全县小学做校服的厂子,老板是当地有名的能人,据说 "关系硬得很"。



12 月 8 号,邓先生发了第二条视频。

这次他拿着市场监管局的报告,对着镜头说:"检测报告说合格,但关键项没查。我就想问问,这样的校服为啥还在给娃穿?问题不解决,我会一直说下去。"

这条视频火了,播放量窜到 10 万 +。当天下午,就有自称 "服装厂的" 打电话来,语气不善:"删了视频,给你 2000 块钱,不然有你好果子吃。"

邓先生气笑了:"我不是要钱,我就想让娃穿件合格的衣服。"



挂了电话没多久,两个穿警服的人找上门。"你是邓建军?跟我们走一趟,有人报警说你寻衅滋事。"

邓先生懵了:"我没打架没骂人,寻啥衅滋啥事?" 他想拿手机录下来,被其中一个警察按住:"老实点!"

邻居们围过来看热闹,有人小声劝:"算了吧,别跟他们杠。" 邓先生梗着脖子:"我没错!"

被塞进警车时,他口袋里还揣着那块校服标签,硬邦邦的边角硌着腿。他以为就是去做个笔录,最多教育几句,压根没想到会被关起来。

拘留所的 7 天,是邓先生这辈子最黑暗的日子。号子里味儿冲得很,晚上冻得睡不着,他就盯着铁窗想儿子:"娃今天穿校服了吗?脖子还痒不痒?"

更让他煎熬的是,警察告诉他:"服装厂告你造谣,说你毁了他们名声,影响全县校服供应。"

"我有证据!标签和实际面料不一样!" 邓先生拍着桌子喊,可没人听他的。

12 月 20 号出来那天,天阴沉沉的。老婆王女士来接他,脸拉得老长,一句话都没说。回家路上,车窗外的树光秃秃的,像他此刻的心情。

推开家门,邓先生发现不对劲 —— 儿子的玩具少了一半,老婆的化妆品也不见了。

"你啥意思?" 他声音发颤。王女士坐在沙发上,眼圈红红的:"邓建军,我们离婚吧。"



她拿出手机,点开一个群聊截图,全是邻居的议论:"听说没,老邓家男人被抓了,好像是犯事了"" 怪不得整天瞎折腾,原来是不安分 ""这种人咋能带好孩子"......

"我在厂里抬不起头,娃在学校被人指指点点,你让我们娘俩咋过?" 王女士哭着说,"我已经在县城租了房,明天就搬走。"

邓先生想解释,可话到嘴边变成了哽咽。他这才明白,"拘留" 两个字像个烙印,不光烫在他身上,还烫在了家人脸上。

更糟的还在后面。第二天他去化肥厂上班,领导把他叫到办公室:"小邓啊,你这情况特殊,厂里压力大,要不你先休息一段时间?" 话里话外,就是让他走人。

没了工作,没了家,邓先生成了孤家寡人。他搬到父母留下的老房子里,白天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,晚上就着咸菜啃馒头。有天半夜,他摸到儿子忘带的小恐龙玩具,抱着哭到天亮。

就在他觉得日子没盼头的时候,转机来了 —— 市里的媒体听说了这事,联系上邓先生。记者陪着他,把校服送到省里的权威机构检测。



2024 年 3 月,检测报告出来了。邓先生看着报告上的字,手止不住地抖:

  1. 实际面料为聚酯纤维 100%,与标签的 "棉 65%" 不符
  2. 甲醛含量超标 0.3 倍
  3. PH 值 8.7,超出安全范围
  4. 耐摩擦色牢度不达标
  5. 起球等级不合格
  6. 纤维成分标识错误

足足 6 项问题!邓先生把报告拍在桌上,眼泪砸在纸上晕开墨痕:"我就说有问题!我没造谣!"

拿着新的检测报告,邓先生起诉了宁县公安局。

法庭上,公安局的律师说:"邓建军发布视频引发恐慌,属于寻衅滋事,拘留合法。"

邓先生掏出那份 6 项不合格的报告:"如果我说的是假的,你们抓我我认;可现在证明我说的是真的,那这 7 天拘留算什么?"



2024 年 10 月,庆阳市中院判决:宁县公安局行政拘留程序违法,赔偿邓建军 3237.08 元 —— 包括 7 天的误工费 1737.08 元和精神损害抚慰金 1500 元。

邓先生捏着那张赔偿款银行卡,去银行取了钱。32 张 100 的,3 张 10 块的,1 张 5 块的,还有两个 1 毛的硬币,在手里沉甸甸的。

他去药店买了盒安眠药,花了 48 块。剩下的钱,他存进了儿子的银行卡 —— 那是他现在唯一能为娃做的事。



医生诊断:中度抑郁,需长期服药。

他说:“我后悔了,再也不会做这种事了。”

这句话,比任何刑罚都更让人心碎。因为那不是一个“罪犯”的低头,而是一个普通人的屈服,他终于学会了沉默。

有网友说:"3237 块太少了,至少得赔 10 万。" 可邓先生知道,就算赔 100 万,有些东西也回不来了。

化肥厂的老同事说,他现在整天在镇上晃悠,见人就掏检测报告说 "你看我没说错吧",眼睛里没了光。医生诊断说他是中度抑郁,开的药要吃两年。

而那家被查出问题的服装厂,换了个名字继续接订单;当初给 "合格" 报告的市场监管局,没人出来道歉;抓他的警察,照样上班巡逻。

邓先生现在还在上诉,要求公安局公开道歉。他说:"我不是为了那点钱,我就想让我儿子知道,爸没做错事。"

有天他在抖音上刷到自己当初发的视频,下面有个新评论:"谢谢你,现在我们县的校服质量好多了。"

他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,突然捂着脸哭了。

家长都知道,几大百买的校服,质量能赶上淘宝价50块的衣服就算很良心了。这利润率,虽然比不上茅台但也差不了多少。



那么宁县的这家校服厂赚来的钱,喂肥了谁?

这恐怕才是根本问题。

最后想问大家:如果你发现孩子的校服有问题,会像邓先生这样坚持维权吗?你觉得 3237 元的赔偿合理吗?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,让更多人看到普通家长的不容易